返回首页

苏字颜体的繁体(苏字颜体楷书)

来源:www.xuniwu.cn   时间:2023-01-05 13:00   点击:71  编辑:admin   手机版

1. 苏字颜体楷书

颜真卿(709-785年),唐代杰出书法家柳公权( 778-865 ),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欧阳询(557一641年),汉族,字信本,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,楷书四大家(欧阳洵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赵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 元代著名画家,楷书四大家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

2. 苏字楷体字怎么写

“苏” 字共有 7 画,笔画顺序为: 横、竖、竖、横折钩、撇、点、点

“苏”,普通话读音为sū。“苏”的基本含义为植物名;引申含义为指须头下垂物,如流苏。

在日常使用中,“苏”也常做动词,表示唤醒;昏迷后醒过来,如苏省。

“苏”初见于金文时代,形声字,艸表意,古文字形体像草,表示苏是一种草本植物;蘇表声。蘇简化为苏。楷书体和繁体的“苏”都从说文小篆演变而来。

3. 苏的颜体字

苏轼(子瞻, 1037—1101) 号东坡居士, 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 人。 他作书,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,左旋右折, 如行云流水, 如泉源涌地。 苏轼自道: “我书意造本无法, 点画信手烦推求。 ”(《石苍舒醉墨堂》 ) 敢说“不须临池更学苦”, “退笔如山未足珍”。 黄庭坚说: “苏轼以天资解书, 善书乃其天性。 ”(《山谷题跋》 卷五“跋东坡叙英皇事帖”)

苏轼能写草书、 行书和楷书。 草书, 他推崇晋人, 下笔却是唐人连绵草法。 他的大字楷书如《表忠观碑》 、 《丰乐亭记》 、 《醉翁亭记》 、 《罗池庙诗碑》 , 笔画丰满, 结体宽博, 架势完足, 但显露圭角,有描头画尾的刻画之嫌。 他的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, 牵连映带的笔势, 天真罄露, 活泼自然。 明朝娄坚说: “坡公书, 肉丰而骨劲, 态浓而意淡, 藏巧于拙, 特为秀伟。 ”(《学古绪言》 卷二十三) 这些特点,体现于他的行书。

他的存世墨迹, 率是行书, 即使楷书, 也有行书笔意。苏轼以行书著称, 他的《黄州寒食诗帖》 是书法史上公认的杰作。

《黄州寒食诗帖》

苏轼书写《黄州寒食诗帖》 记录了苏轼作书之际起伏不平的心绪, 气象万千。 此帖笔墨随着情思起伏跌宕, 是心境与书境合一的杰作, 世称“天下第三行书”。

6 擒纵有致: 黄庭坚的行书

黄庭坚最初以学苏字获名, 在元祐初年, 那时他40岁左右。 1973年江西修水县出土的《王纯中墓志铭》 , 是黄庭坚43岁写的楷书, 可以看到学苏轼的痕迹。 黄庭坚的传世墨迹, 多是草书、 行书。

值得称道的是黄庭坚的大字,从容不迫,且多楷法。黄庭坚写行书大字, 特别注意“擒”与“纵”的关系, 由此形成两个突出特点: 一是结字收敛中宫, 这是收敛的“擒”; 二是每字总有一两个笔画极力开张, 如长枪大戟一般, 这是恣放的“纵”。 这样营造的姿态, 字势呈现辐射状。

宋朝黄庭坚大字行书《松风阁诗帖》

7 沉着痛快:米芾的行书

米芾(元章, 1052—1108) 是西域粟特人后代。 米姓是“昭武九姓”之一, 粟特人信奉祆教(拜火教) 。 米芾祖先世居太原, 后迁襄阳, 米芾生于此, 故号“襄阳漫士”。 襄阳有鹿门山, 米芾又号“鹿门居士”。 唐朝诗人孟浩然、 皮日休也曾隐居鹿门山中。 米芾中年之后定居润州(江苏镇江) , 此地与太原、 襄阳一样, 唐宋时期建有火祆庙。

米芾有“米颠”的雅号。遇奇石即下拜,好奇装异服,敢反系袍袖,在徽宗面前不拘礼法,远离党争。

米芾的书法, 唐楷打底。 七八岁开始学书, 最初是习写颜体大楷。 觉得颜体不宜写简札, 转而学柳体的紧结。 知道柳体的紧结出于欧体, 于是学欧。 时间一久, 觉得欧体刻板, 又转学褚字。 学褚的时间最长, 受益最多。 又学过晚唐书家段季展“八面皆全”的刷掠之法(米芾《自叙帖》 ) 。 米芾早年书法, 人们戏称“集古字”。 32岁那年, 米芾从长沙掾卸任, 从水路赴京, 特地到黄州拜谒谪居三年的苏轼, 受苏轼的指点, 改弦更张, 专学晋人。

米芾以行书见长。 早期行书, 结字紧结, 外形耸峙, 有欧字的痕迹。 取法晋人之后, 笔势弃方就圆,米芾常用行书写尺牍, 字径寸许, 各有姿态: 《新恩帖》 庄重, 《乡石帖》 快意, 《值雨帖》 恣肆, 《惠柑帖》 阔绰, 《伯充帖》 漫不经心。 米芾写行书, 长处是不造作, 忽庄忽谐, 能大能小, 能纵能敛, 或许这是他心目中晋人的风神状貌。 有些行书尺牍, 后面的署款、 上款, 米芾恣肆起来, 由行书改作“一笔书”的连绵草, 就像“意足我自足, 放笔一戏空”的笔墨游戏了。

运笔迅疾是米芾作书的显著特点。 他写楷书, 用行书笔势; 写行书, 用草书笔势。 黄庭坚说, 米芾作书“如快剑斫阵, 强弩千里, 所当穿彻, 书家笔势, 亦穷于此”(《山谷题跋·跋米元章书》 ) 。 宋高宗学过米字, 称赏米芾书法“沉着痛快, 如乘骏马, 进退裕如, 不烦鞭勒, 无不当人意”(《翰墨志》 ) 。 按黄庭坚的标准, “下笔痛快沉着, 最是古人妙处”(《山谷题跋·书十棕心扇因自评之》 ) 。

米芾用笔刷掠果决,因此, 墨浓画肥而能不浊, 墨燥画细犹能奔突。 不管是字形偏小的《蜀素帖》 , 还是大字行书《虹县诗》 , 笔锋所至, 姿态应笔而生。米芾强调“得笔”的重要“: 要得笔, 谓骨筋、 皮肉、 脂泽、 风神皆全, 犹如一佳士。 ”(《群玉堂帖·自叙帖》 ) 徽宗曾经问米芾, 当代书家如何·他放言: “蔡京不得笔, 蔡卞得笔而少逸韵, 蔡襄勒字, 沈辽排字, 黄庭坚描字, 苏轼画字”, 称自己是“刷字”(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 ) 。

米芾的用笔技巧在时流之上, 他有足够的自信傲视群贤。苏轼夸赞米芾行书“颇有高韵”(《东坡题跋·论沈辽米芾书》 ) 。 学过米字的宋高宗赵构却说, 米芾“于楷书、 篆隶不甚工, 唯于行草诚能入品”(《翰墨志》 ) 。 米芾的草书有《论书帖》 、 《元日帖》 、 《吾友帖》 、 《中秋登海岱楼诗帖》 , 很少连笔, 反不如行书振迅天真。 米芾还能写篆隶, 却不能古厚凝重, 借他评价怀素的话说: “时代压之, 不能高古。 ”(米芾《论书帖》 )

4. 苏书法家 楷体

苏的繁体字写法如下: 繁体字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,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、隶书书写系统。 苏的基本解释 苏[sū] 1. 植物名(“紫苏”或“白苏”的种子,称“苏子”)。

2. 指须头下垂物 :流苏。

3. 昏迷中醒过来 :苏生。苏醒。

4. 特指“江苏省”、“苏州市” :苏剧。苏绣(苏州的刺绣)。

5. 前“苏联”的简称。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“苏维埃”;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“苏区”。

6. 姓。 苏[sù] 朝向 :“苏刃者死”。(意思:朝向刀刃者死亡。)

5. 苏字颜体楷书怎么写

写颜体书法究竟用什么毛笔好?不少人都问到这个问题。从本人写颜体书法的经历和体会看,一般写颜体书法,用两种毛笔:

一是用羊毫毛笔写颜体书法。因为羊毫柔软,吸墨性比较好,也有利于锻炼腕力。用羊毫毛笔写颜体书法浑厚有力。本人通常用羊毫写颜体字。

二是用兼毫毛笔写颜体书法。兼毫一般是白云毛笔、七紫三羊毛笔,因为兼毫柔软性适中,不软不硬,比较好运笔,用兼毫毛笔写颜体字也是可以的。本人过去有白云毛笔,所以也经常用兼毫毛笔写颜体字。

出了用羊毫、兼毫毛笔写颜体书法以外,现在毛笔品种很多,比如狼毫、牛耳毫等等。本人这几种毛笔也都有,所以有时候也用来写颜体书法。

总之,学习写颜体书法,先用羊毫和兼毫毛笔写,当写的多了,也可以用其它毛笔尝试写一下,多一些体验。

6. 苏体楷书字帖

声字书法写法很多,首先分为书法书体类别,有楷书、行书、草书、隶书、篆书、馆阁体等,其次再分为书法家书体,有楷书的柳体、颜体、欧体、赵体、褚体等,行书的王体、米体、欧体、苏体、黄体、赵体等,草书的怀素体、王羲之体、孙过庭体等、隶书篆书的邓石如体等,此外师承哪体要勤学苦练,日耕不辍,方能成气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